[1] 刘玉新,郭越,黄超. 中外海上风电发展形势和政策比较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23,43(14):65-70. [2] 卢龙成,孙辉,安永宁. 海上风电场浅地层剖面信息采集及关键处理技术[J]. 水道港口,2023,44(3):473-479. [3] 刘淑军,郭铸,黄伟煌,等.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新型电压-频率控制策略[J]. 广东电力,2022,35(1):12-19. [4] 林建熙,刘必成,肖晃庆,等. 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的受端电网频率特性[J]. 广东电力,2023,36(3):23-31. [5] 黄沐鹏,张鑫,王奔. 含海上风电场的多端柔性直流互联系统频率稳定协调控制策略[J]. 广东电力,2021,34(5):64-72. [6] 王朝辉. 海上风机并网调试的“黑启动”研究[J]. 电力系统设备,2021,16:32-33. [7] 张洪流,商明星,刘正亮,等. 海上风电运维关键装备与技术[J]. 船舶工程,2021,43(增刊1):6-8. [8] 王菲,严辉煌,张竹,等. 国内海上风电运维船发展现状与经济性评估[J].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2023,56(4):70-76. [9] 裴春博,姚文龙,池荣虎. 船舶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无模型自适应控制[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5(3):125-131. [10] 王奎,刘火伟,冯正平,等. 深海作业起重绞车主动波浪补偿系统载荷响应研究[J]. 船舶,2018,29(3):80-84. [11] 章智军. 高精度、低能耗波浪补偿液压系统在海洋船舶起重机的应用[J]. 自动化应用,2023,64(6):78-81. [12] 丁平,石晓妹,李洪聪,等. 一种工作艇收放装置控制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J]. 船舶,2018,29(6):72-75. [13] 谷肖,徐江敏,刘志强,等. 船舶靠帮补给装置的补偿机构设计与控制方法[J]. 船舶工程,2021,43(11):133-138. [14] 王健,丁勇. 大型绞吸船桥架波浪补偿系统应用研究[J]. 船舶,2017,28(2):76-79. [15] 王珂,杨春晖,白旭,等. 海上风电运维船六自由度补偿平台基座姿态预报[J]. 舰船科学技术,2022,44(16):50-56. [16] 戴俊,荆学东,李诚,等. 基于并联机构的船舶海浪补偿平台仿真分析[J]. 机电设备,2023,40(3):99-103. [17] 王志勇,徐志强,林礼群. 拖网绞车波浪补偿系统设计[J]. 浙江海洋大学(自然科学版),2022,41(4):344-348. [18] 张珍,陈明辉,邵菲,等. 外部激励对刚弹性液舱晃荡影响的数值模拟[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3(4):97-104. [19] 王朋超,谭睿,何燕.深海工作船系泊系统运动响应分析[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4(1):111-118. [20] 胡乃联,陈建均,李国清,等. 四维空间分形插值算法在品位估算中的应用[J]. 工程科学学报,2015,37(5):556-560. [21] 潘学海. 船舶主动式波浪补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 舰船科学技术,2018,40(6):202-204. [22] 潘昀,杨凤婷,毕春伟,等. 中上层浮鱼礁最优单锚系泊方式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21,61(2):172-179. [23] 张佩,陆莫凡,陈成,等. 基于Q学习的参数自适应S面控制方法[J]. 船舶,2022,33(6):5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