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典型船用金属表面盐水滴冻结过程实验研究
王永魁, 王庆, 雷旺, 姚梦涛, 张淑杰
船舶    2025, 36 (01): 46-54.   DOI: 10.19423/j.cnki.31-1561/u.2024.154
摘要38)      PDF (2841KB)(37)    收藏
船舶在极地低温环境中航行时容易发生结冰现象,积冰量过多会影响船舶稳性、运行安全性和甲板设备可操作性等,严重时会威胁船员安全,阻碍正常工作的开展。船舶结冰主要以海浪飞溅结冰为主,其物理过程可视为大量盐水滴在冷表面的冻结过程,对单个盐水滴冻结过程的实验研究是深入理解细观尺度船舶上层建筑结冰机理的必要过程。为此,该文开展了冷表面淡水滴冻结与融化实验,记录淡水滴冻结过程中固-液界面的推进过程、冻结完成后水滴的形状变化、冻结与融化所需时间,并完成淡水滴冻结过程影响因素分析;开展了质量分数为3.5%的盐水滴冻结实验,记录其冻结完成后的形状变化、冻结与融化所需时间,并分析讨论了水滴体积和冷表面温度对盐水滴冻结过程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盐水滴与淡水滴冻结与融化实验结果,分析了盐度的影响。相关成果可为船舶结冰预报模型的验证提供数据支撑,并为结构表面防除冰技术的开发提供科学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极地通信导航及探冰设备现状与发展
郭鹍, 陆玮, 王兴川, 王庆鑫, 张启明, 孙雷, 靳碧耀
船舶    2023, 34 (01): 143-153.   DOI: 10.19423/j.cnki.31-1561/u.2023.01.143
摘要622)      PDF (3031KB)(1466)    收藏
极地通信导航能力是船舶实现极区科考及安全航行的基础保障,目前国内对极区通信导航理论层面的研究较多,有关惯性导航坐标系编排、卫星导航极区可用性和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等方面均有大量资料可供参考,但现阶段国产极地通导及探冰设备在极区高纬度航行工程应用尚存在空白。为从系统层级解决设备在极区的工程应用问题,该文结合理论分析极区环境的特殊性、船基座方式对通导探设备性能的影响,对探冰雷达、惯性导航、卫星导航、电子海图及卫星通信等设备在极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通导探冰设备设计思路,探讨了国内通导及探冰设备后续研发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极地海冰物理和力学性质的工程应用——以南极冰上卸货为例
王庆凯, 李志军, 卢鹏
船舶    2023, 34 (01): 137-142.   DOI: 10.19423/j.cnki.31-1561/u.2023.01.137
摘要268)      PDF (1896KB)(838)    收藏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极地海冰研究,在海冰的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但相关工程应用研究发展相对缓慢。随着极地航运价值的日益显现,我国愈发重视极地海冰工程性质的研究。海冰物理和力学性质是关键的海冰工程参数,决定了冰工程的合理设计和安全运维。该文利用2019年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在普里兹湾固定冰区提取的完整冰坯,在低温实验室开展了不同温度下的海冰三点弯曲试验,获得了海冰弯曲强度和有效弹性模量。文中将海冰弯曲强度、有效弹性模量与海冰孔隙率建立关系,利用弯曲强度下包络线和有效弹性模量上包络线评估了南极普里兹湾固定冰的承载力,为南极冰面卸货提供了安全保障。该研究利用海冰物理参数获取海冰力学参数,进而设计冰层承载力,为海冰工程应用提供了有益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科考船减振降噪控制策略分析研究
蔡睿眸;王庆来;张星磊;赵阁锋;
船舶    2017, 28 (S1): 138-144.  
摘要62)      收藏
针对科考船的特点和技术要求,讨论分析了设计及建造阶段需要进行的必要减振降噪控制策略,以确保最终实船的振动噪声满足设计要求。该减振降噪控制流程及控制策略可以为后期新造科考船的设计、建造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科考船水下辐射噪声控制分析
KAI A Abrahamsen;刘小峰;王庆来;
船舶    2017, 28 (S1): 114-123.  
摘要70)      收藏
介绍新造科考船可能参考的水下噪声标准以确保科考船进行合理的水下噪声控制,分析不同噪声源水下噪声的辐射机理及相应的噪声控制技术,并简要论述水下噪声验证测量的相关方法及可能的挑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LNG船液舱围护系统安装平台基于极限承载力的可靠度分析
陈凯璇;王庆丰;顾鑫;
船舶    2015, 26 (05): 66-72.  
摘要42)      收藏
在充分考虑构件的初始缺陷以及几何与材料非线性可能对结构整体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基础上,针对174 000 m3 LNG船液舱围护系统安装平台,选取典型的双排脚手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整体结构的失效模式追踪,确定结构体系的极限承载力;然后在中心复合抽样试验设计的基础上,将响应面法与非线性有限元法结合起来,对安装平台进行基于极限承载力的可靠性评估。结果表明,用此法来求解结构体系基于极限承载力的可靠度问题不但可行,而且能大幅提高计算的效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穿甲弹侵彻靶板数值模拟研究
朱东俊;王庆周;孙登成;赵勇;龚小超;
船舶    2014, 25 (05): 40-45.  
摘要44)      收藏
基于Johnson-cook材料屈服模型描述材料本构关系,引入材料失效参数与单元删除技术,运用ABAQUS建立穿甲弹侵彻目标靶板的三维数值模型,研究探讨穿甲弹对靶板结构的毁伤机理及弹体碰撞冲击作用下靶板结构的损伤模式和动响应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单元失效删除技术适用于处理侵彻冲击等大变形问题,穿甲弹侵彻靶板是典型的冲塞破坏,数值模拟的弹体剩余速度与参考文献结果吻合较好,充分验证了文中所建立的数值模型在预测侵彻过程中的动力响应及损伤的合理准确性。该研究方法与结论可为进一步研究物体碰撞时的侵彻和材料失效问题提供依据,也为穿甲弹结构优化设计及舰船结构装甲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350m~3/h(分体)绞吸式挖泥船
张淑杰,王庆
船舶    2002, 13 (04): 23-25.  
摘要69)      收藏
本文就 35 0 m3/ h绞吸式挖泥船设计中 ,主尺度的确定、总布置、结构设计特点 ,主要设备的选取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